栏目导航
红旗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
现在,我代表红旗镇人民政府,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列席提出意见。
过去一年,我们坚定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,在镇党委正确领导下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团结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、攻坚克难,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新进展,收获了四川省第三批省级便民服务中心、乐山市深化“天府科技云”服务工作成效突出基层单位、乐山市“嘉州微创园”等殊荣,赶超发展的基础更加殷实,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大迈步赶超发展的决心和信心。
(一)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。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接续奋斗乡村振兴,加强监测帮扶,严格落实“五方会审”,新增监测帮扶2户5人,达标消除监测户7户28人,动态增减人员94人。加强就业帮扶,转移输出劳动力800余人,公益性岗位安置152个,“雨露计划+”就业10人,兑现就业交通补贴36万元,50个残疾人家庭实现居家灵活就业。加强产业帮扶,因人因户发展到户产业,兑现到户产业奖补资金246万元,蔬菜大棚发放灵活就业务工费40余万元。加强基础帮扶,落实“先诊疗、后付费”68人,争取社会资本安装村级道路太阳能路灯81盏,动态消除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,脱贫成效越来越凸显。
(二)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量质齐驱。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农业产业实现丰收,八月笋产量突破800吨,生猪、禽畜等稳定生产,50亩试种生姜效益明显,“粮渔”园区分拣中心和装卸平台、水肥一体化灌溉建成投用,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双实现增长。工业产业稳步发展,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初加工、精深加工意愿更加强烈,酒坊、榨油坊、手工坊等精深加工作坊规范管理,“田间车间餐间”联系更加紧密。服务业提质发展,持续打造乡村特色美食品牌,红旗“脆臊面”“腊膀蹄”“鲜鱼汤”深受游客青睐,产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兴旺。
(三)群众生活迈向幸福美好。积极顺应群众美好生活向往,持续改善民生福祉,稳步改善人居环境,完成场镇至粮渔园区2公里道路沥青铺设,四坪村“人工湿地”建成投用,粮渔园区完成雨污分离,人居综合环境大幅改善。提升民生服务供给,办结四坪部分饮水管网提升、为觉部分生活垃圾污水管网提升等6件民生实事,举办“油菜花节”“我们的村晚”等系列文旅活动,倡导全民阅读,群众文娱生活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地增强。优化便民利企措施,主动联系和服务群众,招商引进喜玛高科公司入驻兴业,发放低保救助金98万元,提供严重困难残疾人托养服务30人次,“帮帮团”主动上门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172个,群众生活越来越红火。
(四)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。突出群众主体地位,积极构建完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,创新乡村社会治理,落实“峨边汇治理”九条措施,“亲情工作法”持续巩固深化,“微网格”治理成效逐步显现,弘扬“六尺巷”传统美德促进邻里和睦谦让。化解调处矛盾纠纷,落实“八五”普法,分级分类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,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2起,引领更多群众依、依法解决矛盾纠纷,严厉打击盗采砂石资源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。积极发展村级民主,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,依法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,依法起诉清至食品厂维权,革新乡村不正之风,乡村治理越来越精细。
(五)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化解。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,全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,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,督促干部履行“三管三必须”责任,指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,提升从业人员履行个人安全责任能力,推动安全责任一线发力、终端见效。加强重点领域排查整治,加强有限空间作业、森林防灭火、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,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22个。提升识灾避灾救灾能力,加强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和应急避险能力宣传教育,开展应急演练10场次,增强群众个人安全防护意识,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实施地灾搬迁107户,汛期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268人次,未发生安全事故,安全基础越来越牢固。
同时,保密、地方志、统计、老龄、慈善、气象、水文、红十字、工会、青年、妇女等事业取得了新进展。
各位代表,一年辛勤奋斗,换得春华秋实。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,成绩殊为不易。这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,是县委、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,是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,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谨代表红旗镇人民政府,向全镇各族人民和所有参与、关心和支持红旗发展的各路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。主要是产业规模化发展不足,富农作用发挥弱;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足,带动就业能力弱;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足,公共服务能力弱,等等。对此,我们将切实直面问题,努力加以解决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启航之年。站在新起点,眺望前行路,我们要看到发展新机遇,坚定按照市委“节奏更快、效率更加高、质量更优”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和县委“三实两提”工作遵循,抓住一切有利时机,利用一切有利条件,争取一切有利资源,一以贯之“做规划、兴产业、守底线”。只要我们坚定能多干就多干、能进位就进位的信心决心,在位作为、敢作敢为、善作善为,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,不断拼出新格局、交出新答卷!
2025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对四川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按照县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和镇党委“12578”工作思路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不断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,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,推动经济社会大迈步赶超发展,逐步的提升群众生活水平,保持社会和谐稳定,扎实推动“十四五”与“十五五”高效有序衔接,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全市和峨边大局作出更大贡献。
(一)坚持实干实绩。我们要十分重视工作成效,增强位次意识、争先意识,找准标杆、跳起摸高,坚决实干、敢干、快干,旗帜鲜明奖优罚劣,鲜明想为愿为、能为善为、作为有为的工作导向,形成人人狠抓落实、能多干就多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,努力推动更多工作从“中下”“中上”走向全县“前列”。
(二)坚持为民为企。我们要十分重视群众期待,关注群众利益、群众呼声、群众满意,凡事从群众立场分析和审视,大胆同所有企业、个体户和群众当朋友,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,真正把更多的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、心坎上,切实以百姓的口碑检验大迈步赶超发展的成色。
(三)坚持创新创造。我们要十分重视改革创新,坚持问题导向,持续发扬原觉莫乡“亲情工作法”、原杨村乡“两抓一统”的务实创新精神,让“强强组合”形成的红旗应当更加“强上加强”成为干部干事共识,运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难题、加快项目落地、提升工作效能,努力创造更多改革经验、打造更多创新特色,为峨边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,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。我们将突出重点、把握关键,圆满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稳妥打牢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基础,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大迈步赶超发展。
(一)突出规划引领、项目支撑,夯实发展基础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,把握好前瞻性、规律性、可行性,完成《红旗镇上云村-四坪村-大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及村庄设计》编制,深化运用官料河片区规划成果,让规划赋能乡村振兴。加强项目策划包装,建立储备项目清单,持续完善项目标题和建设内容,常态更新、优化和重组,积极向上汇报争取,筛选优质项目开展前期,让更多建设需求列入县级规划。推进项目落地投用,快速推进全县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、项目前期工作清单、重点实施项目清单“三张清单”红旗任务,加快推进规划转项目、储备项目转开工、开工项目转投用。
(二)突出效益优先、集中连片,提振特色产业。发展粮渔产业,加快“粮渔”园区建设,提升四坪村大棚蔬菜基地,完成上云村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并投用,发展壮大“粮渔”产业,争创市级星级园区。发展林竹产业,加强天然八月笋、三月笋管护和采摘,加强人工三月竹、八月竹培育,推进新(改)建觉莫村天长岗至八月笋主产区道路,稳步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,推进为觉-觉莫林(竹)旅产业融合发展。发展文旅产业,主动承接“上下”高速游客消费,开发推出一批“土味伴手礼”,挖掘打造一批“彝装旅拍”点位,持续提升“脆臊面”“腊膀蹄”“鲜鱼汤”美食品质,打造彝汉融合特色美食小镇,争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个。
(三)突出有效衔接、平稳过渡,拓展脱贫成色。常态实施监测帮扶,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,强化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和脱贫户跟踪监测管理,落实产业、就业和兜底救助等帮扶措施,补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,做到早发现、早申报、早审核、早帮扶和早消除,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。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富农强农机制,优化完善“农村致富带头人+农户”“村集体经济组织+农户”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+农户”等“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拓宽群众就业、创业和产业增收致富渠道。提升扶贫资产效益,分村厘清扶贫资金资产底数,严格执行“运行、维护、处置”管理制度,按照巩固一批、升级一批、盘活一批、调整一批分类管理,招商盘活清至食品厂等一批扶贫资产。
(四)突出点状布局、产村联动,推进城乡融合。提升半城郊型功能,积极服务和融入峨边主城区,主动承接文旅消费、应急避险等功能,完成红旗镇人防疏散指挥中心楼建设并投用,积极主动发展半城郊型经济。提升场镇服务功能,启动上云村移民后扶半月湾聚居点项目策划,挖掘建设一批生态停车场,争取改造公厕1座,规范“坐商归店”行为,实施“拆违透绿”行动,实现场镇“显山露水”。提升聚居点功能,加强村民聚居点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,积极争取资金对有条件的聚居点实施“微拆除”“微改造”“微添置”,改善居民公共综合服务能力。
(五)突出向内培育、向外招引,壮大市场主体。营造优质营商环境,大胆同所有市场经营主体交朋友,全力为在红旗境内依法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排忧解难,保障依法生产经营活动,让峨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八条政策措施在红旗落地落实,让所有已经或有意向在红旗投资兴业的市场主体都放心、安心、舒心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动员有条件、有意向人员创业,积极支持所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与生产经营活动,协调解决政策解读申报、融贷资等问题,做大市场主体总量,驱动更多个体工商户转化成为小微企业,争取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升规入统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增强“每个岗位都是经济岗位、每个干部都是经济干部”意识,包装策划一批“粮渔”“林(竹)旅”产业招商项目,采取走出去、请进来方式精准对接招引企业,力争引进一批实力型企业入驻兴业。
(六)明显问题导向、靶向发力,大力改革创新。强化乡村改革,积极承办上级改革事项,积极探索实施巩固脱贫成果、发展特色农业、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等乡村重点领域改革,完成乡镇履职事项“三张清单”编制,让改革进展有序、抵达预期。发扬首创精神,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认真落实“峨边汇治理九条措施”,巩固深化“亲情工作法”,试点推进“扎笼子”工程,力争探索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红旗经验。激发人才活力,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,引育一批各领域中青年优秀人才,培育一批“正能量”网红,扶持一批致富能人,让更多“先富能人”真正带动更多群众发展致富。
(七)突出生态塑形、文化铸魂,建设和美乡村。美化人居综合环境,实施全域垃圾清理行动、粪污直排整治行动、道路保洁保通行动、场镇秩序维护行动“四大行动”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提升镇村人居综合环境。加强乡村社会治理。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盯婚姻家庭、邻里关系、土地经营权等高发纠纷领域,针对性实施“八五”普法,加强源头预防介入,促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。丰富群众文娱生活,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举办春季“金蛇元宵大联欢”、夏季“端午民俗文化周”、秋季“红旗农民丰收节”、冬季“篝火欢歌民族风”等四季文旅活动,弘扬民间传统文化、传承传统美德,全面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(八)突出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增进民生福祉。增强社会保障服务,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覆盖范围,加强重点群体关心关爱,及时落实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和兜底救助保障,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,全力服务转移输出劳动力,用好用活农村公益性岗位,全面消除“零就业”家庭。务实推进民生项目,认线组通组路马鞍腰段内保坎巩固提升、上云村柑子坪通组路猪圈沟段路面维修巩固、为觉村3组生活垃圾污水管网提升、大坪村三个村民小组8公里通组路路基加固、四坪村四个村民小组饮水管网提升等民生项目。及时解决实际困难,坚持把群众身边的“小事”当成“大事”,动态收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,常态到项目现场解难题、到企业车间送服务、到农户门前解民忧,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群众实际困难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。
(九)突出居安思危、防患未然,防范安全风险。守住致贫返贫底线,畅通群众自主申报、部门筛查预警、干部入户排查多维监测渠道,强化监测和帮扶,动态消除返贫风险,不让一户一人返贫。守住耕保粮安底线,全面强化耕地保护,严格实行“动土必报”制度,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,加强撂荒地清理整治,加强耕地“非粮化”整治,确保粮食播面不减、产量不减。守住环保食安底线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开展扬尘、污水直排、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,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;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守护好“舌尖上”的安全。守住防火安全底线,常抓森林防灭火工作,强力推进野外用火、施工动火作业、“九小场所”排治等重点防火工作,推广“蜀安焊”,全力防住火情火险。守住社会稳定底线,全面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,加强公共安全治理,加强应急队伍建设,加强交通事故、自然灾害事故等风险防范,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、保障各族群众平安祥和生活。
(十)突出清正廉洁、勤政务实,建设有为政府。坚持政治引领,衷心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忠诚践行“两个维护”,坚持“第一议题”抓学习、“第一遵循”抓贯彻、“第一要件”抓落实,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镇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,坚决当好执行者、行动派、实干家。坚持依法行政,持续提升干部依法履职能力,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主动接受各方监督,持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,让政府工作更加阳光透明。坚持廉洁奉公,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,从严从实抓班子、带队伍、正风气,忠诚、干净、担当,强化重点领域监管,严格“过紧日子”,加强正面引导、反面警示,推动全镇政治清明、政府清廉、干部清正。
各位代表!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县委、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迎难而上、笃行实干、锐意进取,为峨边整体建设全省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区、奋力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贡献作出红旗更大贡献!
- 上一个: 备战旅游旺季 滨海一线公厕全面升级
- 下一个: 湖北省厕所革新城镇公厕建造技能导则出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