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导航
建厕 管厕 寻厕——智慧公厕亮点透视
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文华街与至德路交叉路口,一座米白色外墙的新建筑格外醒目——这是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智慧公厕。附近卖菜的徐大姐趁着生意间隙快步走进公厕,看了一眼墙上的电子显示屏后便锁定了空位,感应水龙头流出温水洗手的那一刻,她笑盈盈地感叹:“真是太方便了。”
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智慧公厕对于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品质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近年来,北京、湖北等地从建厕、管厕、寻厕等方面出发,推进智慧公厕建设,科技赋能让“方便”之事更加体面。
北京市朝阳公园创新性引入3D打印建筑技术,对伞塔广场东侧等处的公厕进行升级改造。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3D打印建筑技术属于一种增材制造技术,工艺设计师将数字化设计模型输入建筑打印机中并转化为打印指令,机器会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,将特别的材料一层层叠加成特定形状的建筑部件。
建造过程中,3D打印公厕坚持预制装配的建造理念、数字化建造的生产方式,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多工种之间的精确协作,能在建造用料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;采用多重保温材料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,优化建筑结构,建筑具备保温、隔热、隔声等门槛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好的空间体验和能源的节约利用。同时,混凝土3D打印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有水泥、建筑垃圾等,变建筑废料为原料,有助于实现绿色建造。
建成后的公厕采取多样的智能化设计,增设了厕位占用状态提示器、智能水电表、智能洗手液机、智能垃圾桶等设施,让市民游客在如厕时舒心、安心、放心,也提高了相应的管理效率。“原来这里真的是个卫生间,里面环境好,还有不少智能化设备。”不少市民使用过新公厕后频频感叹。
“哇,这公厕好高级。”去年11月,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春雨路智慧公厕建成亮相,引来路过市民进入体验。这座面积60平方米的蜂巢型公厕与环绕的绿树融为一体,是泸州市首次运用3D打印建筑技术建造的智慧公厕。实施工程单位通过智能机器人手臂,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作为打印复合材料,将建筑模块预制打印成型,再整体运输、吊装落地,实现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高效的目标。
“温度18.8℃、湿度84.2%、使用次数35982次。”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火车站西广场的智慧公厕监测屏幕上,实时展示着公厕运作时的状态,每个厕位上方也有LED屏显示使用状态,前来如厕的市民游客能通过这一些实时数据,轻松找到厕位。
据了解,该公厕于今年1月开放,结合城市驿站概念建设,推动了城区公厕升级,成为大家喜爱的幸福“驿站”。在人性化智能设计方面,厕位内配备了智能挂衣架和智能置物架,方便人们放置衣物及随身物品,同时能通过智能感应,对物品滞留行为进行语音提醒。在保障人员如厕安全方面,智慧公厕也是科技感十足。公厕蹲位提示系统采用了超声波人体感应设备,实时监控蹲位使用情况,一旦有如厕人员占用蹲位超过20分钟,监测系统便会给予提醒。“过去总是担心如厕人员发生意外,而我们没办法及时察觉,我真心觉得这些高科技设备很实用。”一位公厕管理员谈及这些智能化设施时,深有感触。
这座公厕不仅解决了市民游客“方便”的问题,还为环卫工人、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为自己身体“充电”的场所。基于武昌火车站人员密集的特点,除了多方面考虑不同如厕人群需求外,有关部门还为公厕配置独立驿站休闲区,安放桌椅、空调、阅读设施、微波炉及急救医药箱等便民设施,让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游客“冷时取暖、热时纳凉、渴时饮水、累时歇脚、闲时阅读”。
此外,这座公厕引入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,实现了对厕所蹲位使用情况、环境温湿度、用电量、用水量、氨气数值、天气状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控,以此来实现了公厕数据“一站式”管理。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控,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响应,确保公厕的整洁,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舒适、便捷的如厕环境。
为精准破解市民游客“寻厕难、如厕急”问题,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推出智慧公厕小程序。市民游客只需通过微信搜索“荔湾公厕”即可登录小程序或扫描公厕指示牌上的二维码,便可快速获取周边公厕的位置信息。
“小程序覆盖全区市政公厕、景区公厕及社会开放厕所,数据动态更新,确保市民游客‘查得到、找得准、用得好’。”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。地图界面清晰、简洁,点击公厕图片即可查看公厕简介、公厕的外部照片等信息,如男女坑位数、是否有母婴室和无障碍设施等,市民游客选中想要去的公厕,再点击导航图标跳转至手机任意一个地图APP,即可去往此公厕。在荔湾区游玩的张女士对智慧寻厕服务赞不绝口:“刚才孩子突然要上厕所,我打开小程序几秒钟就找到了最近的公厕,还有精准的导航路线。”
上海市奉贤区则推出“贤城寻厕”小程序,打开小程序,市民就能看到半径1000米内的所有公厕。其中,蓝圈半径为500米,即一般步行5~10分钟的范围,市民在圈内能够找到最近的公厕。目前,小程序收录了奉贤区内较为全面的厕所数据并实时更新,包括环卫公厕、农村公厕、共享厕所、公园绿地公厕等。
近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《推进建设项目开工“一件事”实施方案》,将工程建设开工所需办理的相关业务事项做集成整合。
为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节约用水工作的决策部署,促进城市节水工作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增强人民群众参与节水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近日,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的通知。
中铁十八局集团三公司犍为县新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部打造“安康休息驿站”。驿站内,不仅为建筑工人准备了充足的茶水,应急药箱里防暑降温、预防腹泻、消炎止痛等常用药品也储备齐全,让建筑工人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到便捷周到的服务。
近年来,在推进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中,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步实施,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,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,也为居民生活休闲提供了新空间,成为城市更新中“修旧如旧、传承文脉”的生动注脚。
劳动是什么?劳动带给了我们什么?万千广厦,万家灯火,幸福美好生活图景离不开广大建设者用汗水去浇筑,用劳动去擘画。
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,活动主题为“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为迎接世界地球日,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,倡导人们爱护环境,共同守护家园。
2025年“数据要素×”大赛启动,设置13个行业领域赛道并单设开放性创新赛道
筑牢安全防线 共护美好家园——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侧记